□张甲怡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近日,随着高考季的到来,众多高校陆续公布了今年的转专业政策,越来越多的高校宣布放宽转专业门槛。该举措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选择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挑战。转专业背后是学生在不同专业间的权衡比较,所反映的是学生对于专业了解的欠缺。将这种权衡比较前置至填报志愿之前,并延长至进入大学初期,随后再做出专业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有效避免后续转专业引发的问题。
首先,学生对专业认知的形成通常集中于时间短暂、氛围紧张的填报志愿阶段,此时对专业的选择一般并未经过学生本人的深入了解与思考,很容易导致后续对所报专业的不喜欢。对不同专业认知的形成应该至少提前至高中阶段,可以通过开设讲座或相应课程的方式,结合同学的选科情况,有针对性地介绍相关专业,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的授课内容、未来发展等方面。以青岛二中为例,这所学校在该方面有所探索,青岛二中从2016年开始摒弃传统的平行分班做法,组建六个吸引力团队(magnet team 简称mt),如经济mt、理工mt等,让学生按照兴趣选择,mt内部再进行分班。除正常的高中教学内容外,不同mt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社团及兴趣班,如经济mt会教授简单的经济学原理知识,充分地为学生发展提供课程支持,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能够提前揭开大学专业的面纱。
其次,初入大学阶段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与试错机会。部分学校通过大类招生或类似的模式能够提供有益借鉴,学生在入学初期不直接确定专业,而是先接受广泛的基础教育,再根据兴趣、能力等进行专业的选择和深入学习,如北京大学的“工科实验班类”等。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各个专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潜能。而且,这种模式并不会耽误后续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因为大一阶段本就以通识教育为主,专业课程多为导论性质,此时让学生深入了解几个感兴趣的专业,比单纯学习某个专业更为关键。
对学生自主权赋予不应该仅体现在转专业上,更应该体现在选择专业上。一方面,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专业选择往往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多重影响,学生本人的意愿往往被忽视。另一方面,许多学生由于对各种专业的不了解,以至于根本无法产生本人的意愿,所以只能接受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如果多给专业选择一点提前量和延后量,拉长学生了解专业、选择专业的“战线”,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的试错成本。
固然,转专业门槛的放宽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进步,更是对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深刻回应。但何妨不将目光放长远一些,将着力点放在更有提前量的阶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充分了解、充分接触的基础上做出专业的选择,这是值得学校与教育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方向。
来源:红网
作者:张甲怡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