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喜(中南民族大学)
从先秦的“硕欣”之美、唐朝的“丰腴”之美、宋代的“纤瘦”之美再到民国的“窈窕”之美。每一个时代烙印下独特的审美趋势。纵观现今的社会现象“bm风的衣服”“白如雪的皮肤”“蚂蚁腰的追逐”,不可否认,白幼瘦的审美观念形塑着无数个体的行为实践,成为了美的流行标准。
但和前朝所不同的是人们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无数的微光也同样聚合起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大方秀出自己“不完美”的部位,展示自己“瑕疵”的皮肤。毫无疑问,虽然“白幼瘦”依旧大行其道,但“审美多元”已然成为时代的共识,我们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美的可能性。
意外的是白幼瘦审美本身也被人们从多元的审美观中割席。“白幼瘦审美,恶毒的存在”“白幼瘦就是一种畸形审美”“白幼瘦的女生看起来就好控制”,甚至出现有网友在肤白纤细的博主下指责“其不自信”“纵容审美定式”却又在美黑博主下夸赞其“洋气”“美的健康”这种捧杀行为。毫无疑问,白幼瘦审美成为了极具贬义色彩的标签。
那人们在抵抗白幼瘦审美时,到底在抵抗着什么?回归白幼瘦本身,白幼瘦能指为白皙幼态纤细的形象建构,同时隐喻着了男权社会的凝视。“男人行动,女人显现”父权制社会下,女性作为他者而被评价被凝视,其作为审美符号而彰显出男性的审美倾向。这样的客体化地位下,女性主体意识丧失,潜移默化的接受外来的规训和自我规训。有人认为“白幼瘦”代表着易掌控,满足男性居于强权位置的需求。于是看到了架构在白幼瘦后的男权逻辑的人们便要求推翻它的审美霸权用以仪式性完成对于男权意识形态的抗争。
诚然摆脱社会凝视无可厚非,但是道路却有所偏颇。 首先审美是人类感知美的能力,没有三六九等之分,亦无是非黑白之分。每个人对于美的定义不同,追求也就不同。用否定他者眼中的审美来彰显其他群体的审美观又何尝不是一种压迫?再者,因为白幼瘦审美背后的产生逻辑,而盲目将女性的类型也凝结成为刻板印象。白幼瘦审美就是弱者审美,白幼瘦女性就是弱者姿态。就如同将女性化妆等同于媚男一样,这又何尝不是对女性的另一种贴标签。可悲的是在不断的舆论规训中,无论审美的趋势如何流变,总有一部分女性会成为这场风潮之下的靶子,承担着被误解的隐痛。
这样看来并不是审美多元,这反而是将审美收束成除了白幼瘦之外的又一定式。所设想的“美美与共”愿景不但没有实现,反而在溢出的“白幼瘦”话语征伐中而严重失焦。
其实,我们所要反对的是白幼瘦审美霸权的社会风气,并不是白幼瘦审美本身;是促就“白幼瘦”审美单一化的标准,也不是白幼瘦审美之下的那些个体;是那些企图规定何种审美才为美的推手,而不是选择白幼瘦审美的女孩们。如果这些因素依旧存在,那么就算不是“白幼瘦”审美,也会有另一种审美风向袭来成为人们的拥泵。那么我们从未逃脱规训,也会一直处于凝视之中。
来源:红网
作者:黄喜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