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璧如(重庆大学)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表达方式,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多元性。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审美偏好不同,因此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也各不相同。然而,艺术的多元性在当今舆论场中却常常激发出偏激甚至暴力的言辞,违背了艺术应有的包容与宽容精神。
9月29日,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官微发布讣告,著名书法家、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首届会长田英章先生因突发疾病于9月28日晚在日本逝世,享年74岁。 然而,舆论场上的反应并非一片哀悼之声。部分网友公开质疑田英章先生的书法成就,甚至指责他的“田楷”误导了年轻学习者,称其风格缺乏传统书法的“张力”和“变化”。在他去世后,社交平台上仍有过激言论指责他的作品缺乏艺术价值,甚至出现谩骂和诋毁。这种非理性言辞不仅缺乏对已逝之人的基本尊重,也背离了书法艺术应有的审美与文化讨论。
田英章先生的“田楷”风格以欧楷为基,参以颜真卿、赵孟頫等大家笔意,特点是圆润整齐、严谨规范,成为当代书法教学的重要流派。 其作品虽广受市场欢迎,但从其成名以来,关于“田楷”是否是真正书法的争议便从未间断。一些评论家认为他的风格过于“机械化”或“呆板”,不符合书法艺术的美学要求。然而,这些批评往往忽视了他对书法普及和传播所做出的贡献,特别是在培养初学者和书法推广方面的价值。
舆论场中的极端情绪化反应有其深层原因。 公众往往基于个人的审美偏好和情感发声,而非理性分析。这种倾向导致了观点的两极化。当人们在互联网上看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煽动性”言论,便容易选择“站队”支持,结果造成了情绪化对立与拉踩现象,远离了艺术讨论的初衷。如此一来,舆论场逐渐变成了一个充满急躁与争议的“空中楼阁”,缺乏理性的思考与对话。
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书法领域,也存在于其他艺术门类中。 例如,郭德纲的京剧是否是真正的京剧、中国油画是否算得上真正的油画,类似的争议背后反映的是艺术在大众文化语境中容易陷入刻板印象和群体极化的泥淖。不同观点的网民难以有效沟通与理解,导致公共讨论的空间被极端情绪所挤压,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理解。
作为书法爱好者,我认为对“田楷”的评价不应局限于“是否是书法”这一狭隘问题,而应更多地关注它对中国书法传播与教育的推动作用。艺术的价值评判并非一朝一夕的结果,需要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加以考量。过度狭义化的评判,只会让书法成为某些人“自嗨”的工具,忽视了其更广泛的文化传播功能。
严谨的书法法则与艺术张力并非水火不容, 关键在于找到二者的平衡。规范可以为艺术提供坚实的基础,而艺术则应在规范之上不断创新与突破,从而赋予规范新的生命与活力。将“田楷”简单归类为“非艺术”或“误人子弟”,显然是以偏概全的狭隘论断,忽略了书法发展中所需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田英章先生对于书法普及与推广的贡献不可否认。他的离世是中国书法界的一大损失。舆论中的争议,不应成为我们纪念他的障碍。相反,尊重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表达方式,才是对这位书法家最好的悼念。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 艺术舆论场应秉持包容与理性的态度,避免陷入个人立场和片面评判之中。我们应更多地关注艺术的内在价值与文化传承,努力在创新与传统之间寻求平衡。唯有如此,才能构建一个健康的艺术舆论环境,让书法乃至其他艺术形式成为连接人与人之间文化理解的桥梁。
来源:红网
作者:杨璧如
编辑:张瑜
本文为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