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教程》 樊水科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4年4月
□樊水科(西京学院副教授)
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是针对新闻事件,表达观点,并论证观点,进而说服读者的一种写作。在今天众声喧哗的环境中,专业、理性、透彻的观点依然是非常有价值的。专业就是时评写作者要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带着专业的视角去剖析和分析事件,写出有价值的观点;理性就是要依据事实,不能浮于表面,止于情绪;透彻就是对事物和现象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有见识,发人深思。
观点写作早已有之,但新闻评论是随着近代报刊事业发端而逐渐形成规范的。有学者将这类观点写作追溯到我国古代,比如“子曰”之类的先秦论说,李斯《谏逐客书》,秦汉贾谊《过秦论》,以及《史记》《资治通鉴》中的“太史公曰”“臣光曰”。但这时的观点写作,其读者非常有限,仅限于精英阶层。真正的新闻评论,还要从报纸传入中国开始。
中国报纸自己的政论是从《循环日报》开始的,其主办者王韬也被誉为第一个报刊政论家。当时最典型的如梁启超以及其创立的笔锋常带感情,纵论时事的“时务体”,最著名的莫过于《少年中国说》,虽然该文情感大于理性和论证,但有效激发了青年的革命热情。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言论依然走在时代和社会的前列,承担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使命。但在1967年之后,新闻评论被政治运动绑架,形成影响极坏的“四无评论”,即无中生有、无需论证、无限拔高和无限上纲。
1978年之后,新闻评论写作进入规范和繁荣的新阶段。凤凰网评论总监高明勇总结说,评论从“政治治国”“政治风向”走向“公民启蒙”,再到“公共言说”。中国人民大学马少华老师也总结这种演变的其中一个维度,认为评论开始由“职业写作”到“公民写作”,媒介技术和个人终端化,时评终于成为“众声喧哗”的大众写作了。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粗略的描述,新闻评论写作形成今天的共识和规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有影响力的新闻评论,总是站在时代的前列,启蒙、提示、警醒、呼吁大众,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
有时候,一个普通的共识可能成为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评论提出的观点,其实是早被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解决了的问题。但是由于“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通过控制舆论鼓吹唯心论和先验论,反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才使这样一个观点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
有时候,一个小公民可能提出大建议,《国旗为谁而降》就是这样一篇评论,时为大学生的郭光东1998年12月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提出,应该为在九八洪水中失去生命的3656名普通公民下半旗致哀。这是一个普通公民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直接提出一个重大问题,背景是此前国旗从来没有为普通民众下半旗。
有时候,新闻评论不但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新闻报道的影响,还可能推进法律建设的进程。2003年孙志刚事件发生后,除了陈峰的报道《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其后孟波在《南方都市报》发表评论《谁为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负责》,将事件上升到拷问收容制度的高度,引起更多法学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同年6月国家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当然,这些评论并不仅仅是观点深刻独特,石破天惊,同时对观点的论证也是逻辑严密,论据充分,具有很强的论理性。
在庞大的写作文体家族中,意见或观点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类型之一。每个公民,每时每刻都在接收来自生活周边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形成各种各样的评价、看法与意见。这几乎是自发的。当然,大部分人并不对这种形成的观点和意见进行公开表达,公开发表在报纸的评论版面、广播和电台评论类频道或网站的栏目中。但其实表达意见就是生活本身,如与人沟通,会议讨论等公开场合表达对某事件、现象的看法和评价。换句话说,作为现代公民,公开表达理性的意见是基本素养。那些善于沟通,善于说服别人,表达意见有理有据的人,可能在公众中显得更理性,更专业,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
生活中,对新上映的电影,新上榜的歌曲,某件新闻事件,某些社会现象或问题,我们每个公民都会有一种基本的判断和评价,这种判断和评价几乎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种意见表达的文本,通常有约定俗成的类型或文体。比如,科研工作者需要通过学术论文进行交流,对各类学术研究对象和学术问题进行判断和意见表达,写成学术论文,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有些评论员只针对影视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作品或围绕影视作品的创作、作品的结构、角色的塑造等一系列现象和问题进行判断与表达,此为影评。评论员或音乐爱好者对各种音乐作品、创作表达意见,俗称乐评。更常见的还有文艺评论,即对一切文艺作品的批评,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批评概念、理论和实践。当然,还有些评论员并不仅限于专业领域,而是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评价和议论,写成杂文或随笔等宽泛意义上的议论性文章。
一个清晰可见的普遍现象是,观点类文章的流行与爆发。不但专业的各级各类媒体,评论是非常重要的文体之一。而且在新闻教育中,关于如何理性表达观点的教科书也品类丰富。随着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自媒体成为草根交流沟通的重要阵地。在微博、微信公号里,各类观点类文章大行其道。受众对生活周边的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和观点的冲动是强劲的。在公众日常信息消费中,对“观点的消费”也日益强劲,甚至早有学者惊呼一个“观点的时代”业已来临。
但另一方面,这些观点类文章中,观点新颖独特,很专业、很有启发意义的文章并不多见。而且,检视这些观点类文章以及对新闻事件的跟帖留言,就会发现这些观点是如此五花八门,几乎难以形成基本共识。如果这些文章的说服力正在下降,对话、监督、引导、教育等功能正在丧失,甚至连基本的交流、对话正在变得困难,那么,这些观点类文章的价值和意义也将不断被瓦解。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其中一个原因是观点类文章正变得庸俗、偏狭,沦为空洞的口号和说教,疏于扎实的理由支撑和论证,并且充斥着各种谬误。这当然不是一种健康的现象。所以,众说纷纭的时代,更需要理性的意见表达者。
什么是理性的意见表达者?首先他是专业的,就是要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尽量不要跨界评论,也不要对专业之外的吃不准的问题进行肤浅的评论。在专业边界内进行谨慎评价是一个重要原则。小品王赵本山有一年演了农村题材的小品《捐助》,作为春晚语言类节目,公众当然可以对节目本身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判断和评价,有的评论《捐助》中反映的价值观问题,如为了一万元就“以身相许”。有的评论作品中被植入广告太多。这些评价中,事实性判断的争议要小一些,但价值判断的争议就非常大。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很正常。但专业的评论却给人更深的思考和启发。比如,法律专业的评论者探讨小品中带出的一个专业问题,即捐助过程中不小心多按个零,“多捐出去的钱能不能退回来?”法律依据何在?
理性的观点表达者会对自己的观点负责,对自己的判断和观点,会提供充分的论证和事实支撑,所谓“有理有据”,有理就是科学,有道理,有高度。有据就是有准确、可靠的事实和依据,不隐藏对自己观点不利的事实。并且,最重要的是,有逻辑,避免出现明显的逻辑谬误。评论首先是一种论证与推理,作者需要对自己持有的观点提供理由和支持。这个观点之所以能够说服我们,不是因为宣称“我们有理由相信”,而是具体论证“有什么理由?为什么这些理由可靠?”理性的意见表达者会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公众的交流和对话,建立在科学和事实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存在,建立在情感和立场等其他基础之上的对话,就是非理性的,双方很难形成共识,更不可能交流和对话。
这个时代为什么需要理性的意见表达者?这是因为,一个健康正常的社会,需要有论坛和平台,这些论坛或平台上,需要好的公共辩论和观点交流。这种公共辩论和意见交流,会让观点更趋于理性和深入。既然意见表达是公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这种意见表达要形成共识,要交流,必须基于理性,尊重事实。
今天的写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写作的边界也不断变化。但不论怎样,写作历来被视为大学生内在素质之一,评论写作更是现代公民理性表达意见、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文体。自媒体大行其道,每个人理论上具有了发声的机会,公号里每天有无数的意见和声音通过朋友圈等方式传播。在信息的海洋里,获取意见和观点易如反掌,这时候,观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何发出独特深刻和振聋发聩的声音才是关键。也就是说,理性表达观点,进而说服读者是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目标。
但是,新闻评论的表达,却不仅仅是写作层面的,更重要的是认识层面的。要提出一个好观点,并且对观点有扎实的论证,能够有力说服读者。所以,评论写作从来不是表达层面的,它是认知和思考所发现的洞见,是见识,而不是一般的意见和情绪。用马少华的话说,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和由新闻报道引发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在信息浪潮里,这个判断和思考,一定不是情绪化的,单纯表达愤怒和情绪的意见。事实证明,同学们最难学的,依然是提不出深刻的观点,对观点缺乏深入的论证,而不是表达或结构层面的。
那么,如何学好时评写作?除了多读、多写、多思,确实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和思考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但这里,结合十六年的教学经验,我想对如何读、如何写和如何思考谈点儿自己的感受。在教学中,我逐渐感觉到,从这三个环节设置教学流程,加强写作训练,新闻评论还是能够取得好的效果的。这三个环节是:批判性阅读、实战性写作、个性化评改。
第一,批判性阅读。学习新闻评论,阅读有一个宽泛的涵盖面,有文史哲方面的经典,有社会层面的,有思维逻辑层面的,也有辞章表达层面的。因为写好新闻评论,需要比较深厚的人文底蕴,评论视野才能开阔,旁征博引;需要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需要较强的批判性思维与严密的逻辑,才能对观点有扎实的论证;另外,这些思考和见识还需要清晰地表达出来。
学习新闻评论课程,最基本的还是对于评论作品的阅读。这种阅读是文本层面的,但要读深读透也不容易。如何读?不是简单地一篇一篇阅读,而是分析性阅读,或者批判性阅读。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过程或思考行为,特点是反思和质疑,其基本理论预设是:在理性和逻辑面前,任何人或思想都没有对于质疑、批判的豁免权。批判性思维也被认为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之一。
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新闻评论作品的阅读中,就是批判性阅读。
在新闻评论作品中,评论作者总是对某个事件或某种现象(评论对象)进行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并且,通过事实和道理来论证、支持这个观点。所以,阅读观点类文章,这个核心观点才是关键。每一篇评论,都在试图用观点说服读者,让读者接受其观点。对于初学评论写作的同学们来说,不管是何种级别的媒体多么权威的评论员,我们都不能凭此就完全相信或接受这些观点。阅读这些作品,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我为何或者如何相信这些观点?
我的建议是,你可以从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个关键要素开始进行重点分析,顺便分析其选题、结构和语言等次要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也会影响观点说服的效果。比如,看到一篇新闻评论,你首先要准确找出作者的观点和结论是什么?作者支持这个观点的理由和证据有哪些?这些论据与观点的相关性如何?这些论据的效力如何?行文过程中词语意思表述是否明确清晰?推理过程中有没有逻辑谬误?这些问题如果你都进行了质疑和分析,并有了自己的基本判断,那么,你就可以对作者的观点进行一个大概的评判了:这个观点有没有被有效论证和支持?你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什么?这个观点是否新颖独特,对你有没有启发?然后,顺便再看看文章的结构是否逻辑顺畅,语言是否平和朴素并且准确无歧义,等等。这就是批判性阅读。
当然,这样阅读一篇新闻评论,很费时,也很累人。但这却是学习评论写作的很重要的起点。有丰富业界经验的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的马少华老师在其《新闻评论教程(第二版)》前言中说:“学习新闻评论的实际起点,应该是对新闻评论的阅读经验。”“新闻评论教学的第一步,不是‘如何写’,而是‘如何读’”。深以为然。
在新闻评论教学中,我特意设置了一个学习的关键性要求:写评论作品的鉴赏评析笔记。要求每周写一篇,一个学期至少十五篇,是平时成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什么要坚持每周写一篇分析性阅读笔记?因为不读,心里对时评就没有总体的认知和把握,遑论写作。
第二,实战性写作。写作训练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唯一途径。但是,这种写作训练如果单纯作为“作业”,是很难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也无法为学生提供实战性经验的。所以,在评论教学中,我特别强调,评论写作是面向公众的写作,是真实环境中的公开表达,有价值的观点值得发表出来。所以,每次写作我都要求学生第一时间必须向网站投稿,对没有发表的优秀作品还要在课程公号“水哥写作课”刊发。这样,学生就会认真对待每次作业,谨慎思考评论对象的时效性,选题的价值,观点的新颖性和表述的准确性等。
有些同学很有写作天分,但可惜的是,写着写着就放弃了,没能坚持下来。这一点,更有可能是从写作和表达中没能找到成就感,或者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消磨掉了学生写作的冲动。我的很多学生将评论作业公开发表在了红网等媒体上,学生的写作热情就能很好地调动起来,学生的进步和获得感就会大大提高。我的体会是,好的写作教学一定是进一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这种写作冲动,让学生体验到表达的成就感和快感。曹林说:“千万要珍惜自己的那些思考的冲动,表达的冲动,很多思维火花其实是特别好的。”
但是,对于新闻评论而言,写作和表达是外在和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思考。换句话说,针对评论对象,如何提出新颖独特的观点,以及寻找扎实的依据支持观点,才是内在和主要的。
现代社会,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已经完全通过手机被各类信息资讯填满了,基本无暇思考。鼓励学生思考,一定需要一些好的抓手或者方式,比如,一个是分析性阅读,就是在课堂上逼着学生评析和鉴赏这篇文章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我们可以学到什么?让学生开始剖析一篇评论,并归纳和总结可以学到什么。这种方式,往往会启动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否则,你让学生思考,他根本不知道从何做起。第二个就是评论课堂上,要尽量创造一些老师与学生交流、辩论的机会。更重要的一个体会是,通过苏格拉底的“诘问”方式,逼学生思考。诘问的过程,其实是引导学生思考深入的过程。
最重要的思考方式,其实是要保持大量的阅读,要浏览和精读很多书籍,涉猎很多学科领域,最好专攻某一学科专业。没有大量阅读,谈思考其实是无源之水。作为一种观点类写作,新闻评论课程首先要有较强的逻辑推理与论证能力,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有力的支持与论证,逻辑学则是评论课程的思维基础;作为一种研究性写作,新闻评论的观点实质是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深刻和新颖的认识首先来源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储备:如果没有扎实的社会学理论,就难以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同样,没有基本的政治学常识,法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就难以从政治、法律和经济的视角思考和认识新闻事件,因而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是评论课程的认知基础;作为舆论宣传的重要手段的新闻评论,如果没有对我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屈辱史和中国共产党争取民族独立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奋斗史的深切感受,就难以站在党和国家的政治高度,表达理性积极向上向善的评论观点。因而历史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伦理学是评论课程的价值观基础。当然,作为写作类课程,新闻评论需要了解和掌握诸如选题、标题拟定、结构安排、语言风格等写作的一般知识,因而文学是评论课程的知识基础。所以,新闻评论课程的内容体系,是以逻辑学为思维基础、以社会学为认知基础、以马新、伦理学为价值基础、以文学表达为知识基础的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必然要以大量阅读才能实现。比如,2019年,陕西一男子将78岁母亲活埋,很多同学其实停留在表达愤怒和道德谴责上,这是很浅表的,问题在于,学生们阅读和知识量跟不上,缺乏思考的基础事实。有同学评论说该男子涉嫌故意杀人罪,他也注意到母亲被救出,可是他不知道法律层面有个故意杀人未遂,这与故意杀人在定性上差不多,但在量刑上是不一样的,并且一旦涉及该男子家庭纠纷与矛盾、其母亲后来有保护儿子的意愿等等细节纠缠在一起的时候,学生根本无从着手分析,这是知识不足的表现。不是说他不会思考,而是说他缺乏深度思考的事实细节和相关法律知识。所以,思考问题不仅仅是思维运动的过程,这个思维运动需要最基本的事实和知识。
第三个就是“个性化评改”,这其实是写文章最后一个必需的环节。作品写成了,不是一个简单的作业,老师要认真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点评,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进行个性化辅导,让学生明白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润色修改,使文章观点变得更明确具体,论证变得更有力,结尾变得更有味,等等。而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是小班化的,这就是清华大学在全校开设写作课程采取了小班教学的原因。但是,很多学校未必能实现小班化教学。现在,最重要的一个改变是,教师和学生都是在线状态的,所以,这种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变得可能。我的评论课程建有微信群,并且每位同学都是我的微信好友。在微信中,我和学生都是在线状态的。所以,每个写作训练作品,我都会在线即时指导完善作品。学生评论作品最好的出路是能够公开发表。所以,每个写作训练,最好给学生留足思考、观察的时间,让学生有写作冲动之后再写,然后在线即时指导,对好的作品及时在课程公号里分享交流,同学们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并鼓励同学向外投稿。马少华老师开设了新闻评论写作课程博客,在线批改学生作业,和学生互动和交流,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成为真正的“开放的评论课堂”,实现了教学活动的拓展与延伸。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热情、功力对效果影响最大。如果教师认真对待每一次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热情就能很好地调动起来,学生的进步和获得感就会大大提高。
在遵循写作规律的基础上,回归常识,将“深读”“多写”“精改”三个环节做深做实做细,既是好的教学方法,也是好的学习方法。案例“分析性阅读”重在探究、分析、鉴赏过程中强化评论的基本理论,体会观点的表达与论证,琢磨归纳、演绎和类比等逻辑推理的应用。“实战性写作”“个性化改评”重在通过“多写”“精改”强化写作能力。
每年教学,我总会注意阅读和为学生选择一些案例,补充新的研究成果,因教学需要对时评写作理论、技巧和教学进行深究和反思。甚至往往会查阅很多文献和书籍,比如,有几年因为教授评论的论证,被迫闯入逻辑学领域,看了一堆思维、认知和逻辑方面的书。虽然很是费了一些精力和时间,但对我个人阅读经验和思维训练,却是受益颇丰的经验。今天,我决定将这些年的教学和反思形成文字。
这本书是写给评论初学者和时评写作爱好者的,但是我并不打算写成教材的模样,也不想写得过于学术,而是围绕新闻评论写作的原理和技巧,融入个人观察思考和教学体验,形成较为自由和灵活的风格和体例。这本书是指向实务的,也可以叫新闻评论写作指南。理论和原理将非常简略地融入写作技巧中。全书十一个章节,基本涵盖了新闻评论写作的所有关键能力和技巧。章节安排基本遵循时评写作的流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从整体讨论了新闻评论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第二章从写作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如何选题开始,讨论了选题的技巧与方法。第三、四、五三章围绕最核心的观点、论据和论证展开思考和讨论,是全书最重要的三个章节。第六章讨论了新闻评论的阅读方法,即如何批判性阅读评论作品,分别从一篇评论的综合评析、一篇评论的重点评析(论证有效性分析)、文本对比分析、多文本专题评析四个分析性阅读常见方法。从第七章开始,分别讨论了评论的外在形式方面,如结构、样式、表达和风格。其中第九章的“表达”是宽泛意义上的,包括了标题、语言、版面等方面的表达。第十章简单呈现了新闻评论写作常见的几种风格。第十一章是时评写作的法规与伦理,希望能够指导同学们在众声喧哗的时代,理性规范地表达观点。
(本文为樊水科《新闻评论教程》自序)
来源:红网
作者:樊水科
编辑:张瑜
本文为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