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葳(重庆大学)
12月12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先后表示,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自12月13日0时“通信行程卡”服务下线后,同步删除用户行程相关数据,依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12月12日 人民网)
运行了34个月的“通信行程卡”终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通信行程卡因精准抗疫而生,依托通信大数据等技术有效排查风险,及时发现瞒报、漏报行程等问题,为国家“数字战疫”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不过,其作为疫情期间公民出行必备的通行证,汇聚了大量个人信息,包括手机号及关联姓名等个人身份信息,另一部分则是个人的行程轨迹信息,属于《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所说的敏感个人信息。
所以,在行程卡下线之际,网友们带着复杂情感为“时代的记忆”作最后的留念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也被随之提出:行程卡中涉及的海量个人信息该作何处理?行程码退场但数据何处去?
究其根本,行程码、健康码等大数据管理工具,本质上都是公民为集体利益而做出的“隐私让渡”,属于临时性的授权。《个人信息安全法》规定,“处理目的已实现、无法实现或者为实现处理目的不再必要”情形,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主动删除个人信息。如今,因防疫政策而产生的特殊需求已不复存在,三大运营商回应疑问,共同表态将“同步删除用户行程相关数据,依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不仅依法履行了相关规定,也无疑让我们吃下一颗“定心丸”,消除了广大民众对于隐私泄露的担心。
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身处在一个超级“全景界面”之中,被功能强大的大数据数字化。虽然信息传播越来越便利,但是每个人似乎都变成了一个“透明人”,不禁让人感慨“隐私已死亡”,隐私保护问题愈加重要。其实,民众对于隐私信息的关注并不是出于偶然。许多公司窃取个人信息进行倒卖、大数据时有泄密的案例,已显示出部分企业、机构对于信息“不设防”,个人隐私数据拥有被泄露的可能。三大运营商做出的清晰承诺,值得每一个部门与企业学习。
行程卡下线无疑是一次对历史的告别,也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三大运营商对于隐私问题及时且迅速的回应,疏解了公众对于隐私泄露的不安,让我们在对行程卡说出“再也不见”的同时,也可以对大数据带来的隐私问题说出“再也不见”。
来源:红网
作者:孙小葳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