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培言
纵览大雁塔历史,发觉家乡的大雁塔颇有值得玩味之处,便写此文。
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古印度摩揭陀国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可吃三净肉。即不视杀、不闻杀、不为我杀。
一天,空中飞来一群雁子。有位和尚见到群雁,就说到自己肚中无食,菩萨应当知晓啊。话音未落,天空上就坠下一只大雁在这和尚面前,众僧皆觉这是佛祖有意教化他们,于是就在雁落之处,厚葬此雁,并建塔,是为雁塔。
这是雁塔的由来。
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逛慈恩寺,将名字题于大雁塔下,此后诸多文人开始效仿,新科进士尤甚,将此视为荣耀,这便是“雁塔题名”。
中了进士,不光要“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还要一起曲江流饮、吟诗作对。届时,皇帝也会在曲江边的楼中垂帘观看。杏园探花、共赴国宴、登上大雁塔,其中书法高超者,会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于壁上,意为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其中若有人日后官拜卿相,还要将姓名改为朱笔书写。这些人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白居易。他27岁一举中第,奔上雁塔,挥洒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而唐代的雁塔题名如今之所以不再能被看见,其原因,据说是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不是进士出身,深忌进士,下令取消了曲江流饮,将“向之题名削除殆尽”。
这是雁塔之觞。
但史料证明了历史的选择,现存大量的历代题记,仅明、清朝时期乡试举人效仿唐代进士留下的雁塔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还有“雁塔诗会”。千百年来,登塔做诗的诗人多达数百人,留下无数诗作。
早在塔建成初期,太子李治就携百官为雁塔赋诗。登基后,又亲临慈恩寺,做诗到“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花盖飞团影,幡虹曳曲阴”
中宗时,专置修文馆,在每年九月九重阳节,皇帝都要亲临慈恩寺登高作赋。学士们也来唱和,曾被编辑为四十卷诗集,上下同心,雁塔诗会一时风靡。
天宝十一年秋,杜甫与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同登大雁塔,触景生情,每人赋五言长诗一首,成为传世经典,其中杜甫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而今,大雁塔六层依旧悬挂着这些诗会佳作,仿佛诗会从未结束,笙歌在夜夜响起。
岑参创作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中“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的句子也是霸气外露。
这是雁塔之盛。
到了明代,长安虽已非国都,但当地的文人学士仍然追慕唐代雁塔题名的韵事,在每次乡试结束后,考中的举人都要携手登塔,题壁留名。直至今日,大雁塔的诸多门楣和石框上还有古人的部分题诗留存。
纵观大雁塔,因仁而建,因仁而兴,因仁而盛。某人某事,断不可横栏。亘古不变的,是它仁爱的本质,不会被卑劣打倒。无论何人何事,都将不废江河万古流!千年过去了,诗依然在,诗人依然在,雁塔依然在。而李德裕呢?
因为雁塔在,西安的文脉在,长安的精神在,提名的潇洒在,中华的源流就在。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是为我见。
来源:红网
作者:赵培言
编辑:张瑜
本文为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