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近日,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第一部配套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发布,将于7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直播带货,必须说清楚“谁在带货”“带谁的货”。(4月11日《法治日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由于缺乏规范和监管,一些直播带货平台和主播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损失。据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介绍,近5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增长10.5倍,同时,投诉举报的增幅高达47.1倍,明显高于传统电商,说明发展和规范还不平衡。
规范直播带货行为,加强监管和治理,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条例》针对直播的特性和突出问题,作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规范规定。主要的一个要求就是要说清楚“谁在带货”“带谁的货”。这一举动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维护,是对透明消费的维护,也是对直播带货规范的需要。在一些直播带货场景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冒充名人带货”,其实是“数字人”;比如主播在介绍产品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家的产品,只是按照客商提供的稿子“照本宣科”。
在这一点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直播带货必须说清楚“谁在带货”“带谁的货”。这意味着,主播在进行直播带货时,需要提供真实的商品信息,并注明所带商品的生产厂家、品牌、型号、产地等信息,确保所售商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平台也必须对主播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对于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行为的平台和主播进行严肃处理。
直播带货作为新兴业态,对传统的线下零售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机遇。作为经营者,要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就必须诚信经营,注重信誉和口碑。说清楚“谁在带货”“带谁的货”,是诚信经营的底线,也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基础。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条例》还对其他网络消费侵权行为进行了针对性规范,如大数据杀熟、刷单炒信、强制搭售等行为。如此规范直播带货,才有长久健康的发展。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实施,对于规范直播带货等网络消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积极关注相关法规的实施情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张瑜
本文为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