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强 (南京师范大学)
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不少无人驾驶相关研发公司已在多个城市开放载人试运营。然而,任何新技术走上实际应用的过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近日在武汉发生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与行人碰撞事故,再次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责任归属问题推至风口浪尖。
那么,是不是应该全面禁止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尽管无人驾驶汽车仍有一部分安全隐患,但全面禁止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相反,这是把这项新技术扼杀在了摇篮里,与因噎废食无异。因此,确保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我们应着重关注的问题。
自动驾驶技术承载着改善出行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引发交通事故的使命。然而,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尤其是像自动驾驶这样直接关乎公共安全的技术,必须建立在不威胁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之上。此次事故中,行人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与正常行驶的无人驾驶车辆发生碰撞,引发了公众对自动驾驶车辆应对突发情况能力等问题的质疑。现阶段的自动驾驶技术真的能上路吗?自动驾驶的汽车上路后发生事故应该追究谁的责任?
事发相关公司“萝卜快跑”已在武汉投放400多辆无人驾驶汽车。让人不禁疑惑:这么多无人驾驶汽车,是否都有出现类似问题的可能?类似的事故下次会不会再发生?这不仅是我们应该有的疑问,更应该是该公司和众多无人驾驶研发机构解决的问题。相关技术开发方要加快完善无人驾驶技术,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这不仅是为了挽救自身声誉、重获公众信任,更是为了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自动驾驶事故的责任界定尚处于模糊地带。由于自动驾驶技术颠覆了我们此前对驾驶的认知,驾驶员不再是车辆的操控主体,如何在事故中界定责任成为一大难题。近年来国家层面及地方,也出台有一系列规定试图填补制度空白,为自动驾驶事故责任提供初步指导,但实际操作中仍需细化和完善。
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归属,以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需形成合力,从技术、法律、伦理等多个维度讨论问题,构建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生态。
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但其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容忽视。新技术的落地不应以牺牲公共安全为代价。唯有在确保公共安全的前提下,新技术才能真正惠及大众,推动社会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未来的某天,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安全可靠、造福人类的技术。
来源:红网
作者:刘士强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