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跃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种特性”总结精炼,高瞻远瞩,对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连续性”彰显一脉相传、源远流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五千年悠久历史,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已是中华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智慧宝库。作为当代青年,树立文化自信、共筑民族之魂,是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能更好地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魅力,追寻悠久漫长的文明历程,审视千百年的坎坷辉煌,在文明连续性中体会蕴藏的智慧与力量。
“创新性”彰显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惟变所出,万变不从。中华文明既凝集着祖先的勤劳、智慧和思考,又经过历史的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创新与活力。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总是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也恰是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时代。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发展,是呼应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新变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团结统一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进取意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等,转化为当代中国的价值理念,仍以行之有效的方式付诸实践。我们在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实质内容与表现形式、历史作用与现实价值的探索和实践中,充分发挥文化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跃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
“统一性”彰显和衷共济、众志成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文明文化貌似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脉,我们讲,文化是政治、经济等事物发展的基础,没有了文化的支撑,政治、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放眼中国的历史,虽然几经波折,但却在错乱中遵循着一定的秩序,不断进化。历经朝代更替,纷飞战乱,并没有磨灭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不论哪个文化区占主导地位,都能牢固保持中华文明的整体特色,把统一性和多样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量。文化统一的实质,就是心灵的统一,精神的统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国历史上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自己的民族气节,不惜牺牲生命。而对于一个没有统一文化的国家来说,这种想法却近乎不可思议。若没有统一的文化,面对国家的生死存亡,一个人单打独斗根本毫无意义。而文化的统一将无数有同样想法的人凝聚在一起,方能创造出其他人难以想象的奇迹。
“包容性”彰显和而不同、兼收并蓄。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明的包容性是尊重差异,推己及人,真正从心底接纳“与我不同的未必是错的”这一观念,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被称为“法国良心”的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求同存异能够促进利于当下、超越国界、立足人类本身的良好秩序产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利益和根本需求。正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当全世界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诉求、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充分尊重彼此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才能真正落实求同尊异,才能绽放出包容之花。
“和平性”彰显和谐共生、海晏河清。“礼之用,和为贵”,不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处理家庭、人际关系时,中华文明一直倡导以和为贵。古代时候,统治阶层以“天下和平”“太平盛世”作为治国理政的最高目标,知识阶层以“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人生的主要目标,平民阶层以“安居乐业”作为理想的生活方式。古往今来,和平文化元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内藏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外显于中国人的行为之中。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追求协和万邦、亲仁善邻。“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新理念新倡议,无不彰显中国始终胸怀天下,用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用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用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和平的热切追求,对安定太平的真切向往,始终是中华文明深层心理的普遍认同。
来源:红网
作者:徐跃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