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10月1日,红网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即将盛大启航。在大赛启动前后,为促进全媒体时代的评论写作,创新话语表达,加强新闻评论业务交流,红辣椒评论栏目特邀往届“评论之星”获奖大学生作者、组织奖高校教师代表,以及红网“青椒计划”优秀作者,畅谈“时评之道”。本期受访嘉宾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明。
红辣椒评论:在您看来,新闻评论教学有何独特意义和价值?
刘海明:评价一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不妨从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个方面来分析。人的认知过程伴随着判断,但不同认知能力者对于同一个事物认知的判断有着高低之别,读的书越多、理论素养越高的人,他们的判断越是可以超越事物(现象)的表象,试图探究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东西,这意味着判断对理论知识的依赖度较高。新闻评论教学的对象是在校的大学生,这个群体已经阅览了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他们可以选择一种理论知识对认知对象进行判断,新闻评论教学不是讲授所谓的写作技法,而是引导学生善于将已读的理论知识用于分析社会问题,这是评论教学的理论价值所在。评论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将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感知用于评判社会问题,把理论、经验和感悟这样的三位一体的东西融为一体服务认知判断,他们写的评论就不再是简单的就事论事,而是个人的独到见解了,这是评论教学的应用价值。此外,评论教学也是一种正义教育,通过认知判断引导学生善于识别善恶,增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是评论教学的社会价值。评论教学如果可以达到以上三种价值,对学生和社会来说,善莫大焉。
红辣椒评论:作为评论教师,您最想教给学生的是什么?
刘海明:我最希望学生从我的课堂上收获三种能力:一是质疑能力,二是道德能力,三是表达能力。质疑,让学生不盲从,凡事要自己过脑子,得出自己认可的判断;道德,让学生有是非观念,不要随波逐流,把恶行当作“成功的资本炫耀”;表达,是与社会共融的能力,只有善于表达思想的人才可能认识社会、服务社会。
红辣椒评论:在评论教学上,贵校有何特色,您的评论课堂有何特色,请分享一下。
刘海明:谈不上特色,只是希望引领全国的新闻评论教学,而不是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后面奔跑。我们是第一个把中国传统诗词引入新闻评论教学的学校,希望新闻评论有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不要成为明日黄花;我们是第一个把新闻漫画引入评论教学的,希望学生立体地表达观点,增进新闻评论的艺术性和可视性,千言万语,有能力用形象的视觉语言传递给读者,让他们耳目一新且过目不忘。我们是第一个把评论发表与课程学习是否合格直接挂钩的学校,达不到发表任务就无法拿到学分,让社会(媒体)给学生的这门课打分,而不是任课老师打分。
红辣椒评论:评论教学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刘海明:评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惰性习惯,大多数学生不相信自己的文字可以得到社会承认,完成规定的写作、发表任务就鸣金收兵。毕业后,单位要求发评论,再回过头请教如何继续写下去。
红辣椒评论:对于评论的视频化,您怎么看?在这方面,贵校在教学上有无探索和亮点?
刘海明:可视化,前面提及的诗词体和漫画体的评论,其实都在努力实现思想观点的可视化了。2021年起,我们开始鼓励学生做视频评论,尝试效果还不错,但这方面还没有真正做到把思想观点用最合适的画面形式呈现出来。此外,我们有《重新之声》和《重新播报》广播电视节目,学生也在这些媒体中设置评论节目。
红辣椒评论:谈谈“评论之星”大赛的价值,对评论教学的影响。
刘海明:大赛是公开的擂台赛。我很惭愧,作为双一流大学的老师和学生,我们学生的评论水平层次不齐,参赛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但更多是比较平庸的表现,这与学生的写作荣誉感不足有关。如果学生有了荣誉感,也就有了羞耻感,参赛会拼搏的。现阶段,只有少数学生可以这么去做,大多数学生是混学分的。不过,大赛让学生知道天外有天,知道211和地方学校的学生不比自己差,这已经足够了。
红辣椒评论:除了红网之外,近年来,还有不少媒体举办大学生评论竞赛。从文字评论,到漫画、视频,竞赛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您对此类竞赛有什么期待和建议?
刘海明:大赛举办方多、形式多样是好事,但也应寻找自己的特色,一个大赛有自己的特点,这比跟风强许多。说一千道一万,评论教学和评论大赛是改造学风的,通过教学和大赛引导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个性化和立体化表达的习惯,把大学生不爱学习、懒于思考和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解决了,这就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康德所说的道德上的功绩。希望更多的评论教师和媒体大赛主办方意识到这一点,对学生和社会多积点德。
来源:红网
作者:红辣椒评论
编辑:张瑜
本文为尊龙凯时官方app下载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